您当前位置: 农牧食品网 >> 综合资讯 > 详细信息
肉价暴跌再现猪贱伤农 中央再度出手救市
相关专题: 养殖商机  发布时间:2010-04-10
资讯导读:春节过后,市场猪肉价格一直呈下跌趋势。目前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已跌至10元/公斤以下,猪

春节过后,市场猪肉价格一直呈下跌趋势。目前我市生猪收购价格已跌至10元/公斤以下,猪粮比价为5:1,低于6:1的养猪业盈亏平衡点,即将跌破红色预警线。“‘猪贱伤农’,我市生猪养殖户现在多半处于亏损状态。”昨日,湖北联海食品集团常务副总廖树文表示。

现状

猪肉价格连跌

“猪肉价格简直堪比蔬菜了!”昨日,市民傅先生选购猪肉时感叹,如今市面上青椒、毛豆、少数野菜等,价格都卖到10元/公斤,比猪肉价格也低不了多少。

记者走访永安农贸市场和部分冷鲜肉店发现,春节过后,猪肉价格一路下跌,肥肉价格跌至10元/公斤。猪前腿肉每公斤从18元降到17元、15元不等,而到傍晚时候,这一价格甚至跌至13元/公斤。与此同时,精瘦肉价格也由24元/公斤跌至20元/公斤,排骨价格亦有较大幅度的跌落。

原因

猪肉供过于求

湖北联海食品集团常务副总廖树文分析,肉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供过于求。

他表示,前两年,国家为增加猪肉供应,平抑猪肉价格,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生猪养殖。我市规模化养殖户增加不少,生猪供应量明显扩大。

黄石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新志介绍,我市生猪出栏量近几年一直呈递增趋势,增幅一度达到5%至6%。而眼下又恰好是去年秋季繁殖的生猪出栏的旺季,而春节过后又是猪肉消费淡季,供过于求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下降。

影响

“猪贱伤农”

猪肉价格一路下跌,让养殖户蒙受不少损失。

“目前我市生猪养殖户多半处于亏损状态。”廖树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头100多公斤的出栏生猪成本价是每公斤11.6元,但当前生猪的收购价每公斤仅10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殖户卖一头猪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要亏近200元。“这大大打击了养猪户的热情。”廖树文说,目前生猪养殖户的观望情绪非常明显,如果价格继续下跌,这些人很可能会退出养猪行业。

在猪肉价格一路下跌的背景下,国家级规模化养猪示范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鄂东规模最大养猪场(年产量达到5万头)——湖北健丰牧业有限公司,也未能幸免。“确实亏损不少!”昨日,健丰牧业总经理蔡映红无奈地告诉记者,春节过后,生猪收购价格一直下跌,目前已跌破了10元/公斤;另一方面,国家多举措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猪养殖成本逐步上涨。“成本上升,收入减少,公司现在完全处于亏损局面。”蔡映红表示。

为了减少亏损,蔡映红表示,公司已经开始通过宰杀母猪来压低生产量和出栏量。“必须这么做,养得越多亏得越多!”蔡映红说,此外,公司在管理上也开始尽量减少成本,争取将亏损量降到最小。

对策

中央再度出手救市

就全国市场来看,猪肉价格连续12周下跌,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为稳定生猪市场价格,2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央冻肉收储。

此次中央冻肉收储首先从云南省启动,将重点向三个地区倾斜,第一个是以云南为代表的西南受旱严重的五省地区,云南已经开始启动收储;第二个是猪价跌得比较厉害的东北地区;第三个是即将召开世博会的上海地区。与此同时,全国其他地区的冻肉收储工作也将分级分批开始。

根据经国务院批准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除了冻肉储备程序之外,国家今年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生猪发展的政策,比如说进行补贴,加大对规模养殖户的扶持,还有一些防御措施等等,这些都会对市场猪肉价格的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

名词解释

猪粮比价是指同一市场、同一时间内,生猪价格与粮食价格之间的比值。一般情况下,猪粮比价6:1是我国养猪业盈亏平衡点。

2009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当猪粮比价在6∶1~5.5∶1之间,进入蓝色区域,表明生猪价格出现轻度下跌,政府要适度采取相应措施,首先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其次在生猪生产连续4周处于蓝色区域时,适当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

当猪粮比价在5.5∶1~5∶1之间,进入黄色区域,表明生猪市场明显供大于求,价格出现中度下跌,生猪生产明显亏损,政府财政开始贴息,并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如果连续4周处于黄色区域,要进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储备。

猪粮比价低于5∶1时进入红色区域,表明生猪市场严重供大于求,价格出现重度下跌,生猪生产出现严重亏损,政府需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增加储备后,生猪生产仍处于红色区域,并且同时出现过度宰杀母猪情况时,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能繁育母猪和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公种猪按每头100元,发放一次性临时饲养补贴。


 

来源:阿里巴巴农业网   编辑:admin  
本文关键字: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和相关会员发布,本站已经过审核,如有发现第三者他人利用各种借口理由和不择手段恶意发布、涉及到您或您单位的肖像及知识产权等其他不便公开的隐私和商业信息时,敬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处理。但为此造成的经济或各种纠纷损失本站不负任何责任,特此声明! 本站联系处理方式:图文发送至QQ邮箱: 523138820@qq.com或微信: 523138820,联系手机: 15313206870。